痛風不能吃什麼?飲食注意事項一次了解!
痛風是一種由於體內尿酸累積過多,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而引發的疼痛性發炎疾病。典型症狀是關節(特別是大腳趾)突然劇烈疼痛、紅腫與發熱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飲食對痛風患者至關重要,因為許多食物含有高量「嘌呤」(purine),代謝後會形成尿酸,進而誘發或加重痛風發作。
那麼,痛風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?又有哪些飲食原則需要注意?如何透過營養調整來降低尿酸,減少痛風發作的機率?
痛風不能吃的食物
痛風患者應避免 高嘌呤食物,並適量攝取 中嘌呤食物,以降低尿酸累積的風險。
1. 高嘌呤食物(避免食用)
這類食物每 100 克含有 150 毫克以上的嘌呤,容易導致尿酸升高,應該完全避免或極少食用。
- 內臟類:肝臟、腎臟、腦、心臟等
- 海鮮類:沙丁魚、鯖魚、鯷魚、牡蠣、干貝、螃蟹、龍蝦
- 紅肉:牛肉、羊肉、豬肉(特別是肥肉與加工肉品)
- 部分魚類:秋刀魚、鰹魚、鯡魚、鯊魚
- 濃肉湯、火鍋湯:煮過肉類的湯底含有大量溶出的嘌呤
- 酒精類:啤酒、烈酒(啤酒含有嘌呤,且酒精會抑制尿酸排出)
2. 中嘌呤食物(適量攝取)
這類食物每 100 克含有 50-150 毫克嘌呤,應控制攝取量,但不需要完全禁食。
- 白肉類:雞肉、鴨肉、兔肉(建議少量攝取)
- 部分海鮮:蝦、魷魚、章魚、淡菜
- 豆類製品:黃豆、黑豆、紅豆、毛豆(雖然含有中等嘌呤,但富含植物性蛋白,可適量食用)
- 蘑菇類:香菇、金針菇、黑木耳(適量攝取)
3. 低嘌呤食物(可放心食用)
這類食物每 100 克含 少於 50 毫克嘌呤,可作為痛風患者的主要食物來源。
- 蔬菜類:大部分蔬菜(菠菜、空心菜、花椰菜含少量嘌呤,但不影響尿酸代謝)
- 水果類:所有水果(特別推薦櫻桃、柑橘類,因其有助於尿酸排泄)
- 奶類及乳製品:低脂牛奶、優格、起司(乳製品可幫助尿酸排泄)
- 五穀雜糧:白飯、糙米、燕麥、全麥麵包
- 堅果類:核桃、杏仁、腰果(不含嘌呤,但需適量攝取避免熱量過高)
痛風飲食注意事項
除了避免高嘌呤食物,還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以幫助降低尿酸水平。
1. 多喝水,幫助尿酸排泄
每天至少喝 2000-3000 毫升的水,幫助腎臟排泄尿酸,減少尿酸結晶沉積的風險。建議以 白開水、檸檬水、低糖蔬果汁 為主,避免含糖飲料。
2. 避免酒精,特別是啤酒
啤酒含有大量嘌呤,且酒精會減少尿酸排泄,即使是少量也可能誘發痛風發作。紅酒雖嘌呤含量較低,但仍建議痛風患者減少攝取。
3. 控制蛋白質攝取量
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 0.8-1.0 克 / 每公斤體重,避免過量攝取高嘌呤的動物性蛋白。建議以低脂乳製品、雞蛋、豆腐為主要蛋白來源。
4. 減少糖分攝取
高果糖飲料(如可樂、果糖糖漿飲料)會影響尿酸代謝,應避免。天然水果適量攝取是安全的,但應避免果汁與果糖甜點。
5. 保持適當體重,避免劇烈減重
肥胖會增加痛風的風險,但快速減重可能會導致酮體上升,反而使尿酸增加,因此應該以健康方式減重,例如控制飲食並搭配適量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)。
溫馨提醒
- 發作期飲食:如果痛風正在發作,建議低嘌呤飲食,減少動物性蛋白攝取,多喝水促進尿酸排泄。
- 預防痛風復發:即使痛風症狀消失,也需要持續控制飲食,避免尿酸累積過多。
- 諮詢專業營養師或醫生:個人體質不同,應依照自身狀況調整飲食,避免過度限制營養攝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