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過完大吃大喝的10天年假,在來迎接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節氣「立春」。 「立」為開始之意,所以立春的到來就代表著春天開始之日已經到來。
經過一整個寒冷的冬天之後,人體從比較靜態的「寒」的狀態,開始邁入春天,日照時間漸長,黑夜時間漸短,溫度逐漸回暖,這時身體慢慢回暖甦醒過來,體內的器官慢慢舒展開來。
早春乍暖還寒,氣候不穩定又溫差大,「倒春寒」最容易讓人受涼,若飲食及作息不正常更容易造成身體發炎,特別是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如感冒、氣管炎,還有腸胃疾病。這時候一定要注意身體的保暖。
營養師提醒預防在「倒春寒」季節外出賞花、早起運動及預防身體發炎的建議事項。特別建議家中有長者及換季時常常引起身體不適的族群!
「 倒春寒 」是一個民間俗語
一般而言,是指在早稻春播後(2到4月期間),由於北方冷空氣的頻繁南下,造成氣溫起伏較大,給人畜和農作物帶來較大傷害的現象。
中醫經典內經就有提及:「春三月,此謂發陳。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,夜臥早起,廣步於庭,被髮緩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,此春氣之應,養生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肝,夏為寒變,奉長者少。」
此時節首重養肝腎,並保護身體的氣血循環,減少受風寒、感冒的狀況發生。
『春天後母面。』一早陽光普照,到了晚上卻突然溫度下降好幾度,如果遇到下雨,氣溫更是濕冷,依據國外研究顯示,若室內室外溫度差異達攝氏7度以上,很容易誘發氣喘、過敏發作外也會增加心臟病及急性中風發作的機會。面對這樣的天氣建議採用多層次的「洋蔥式穿法」,特別注意頭頸部、四肢末端的保暖。
慢性發炎是人體萬病之源
「倒春寒」天氣容易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,誘發多種疾病,病菌、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會乘虛而入,當人體產生了紅、腫、熱、痛現象就是發炎,也是人體的免疫系統正在作戰 ,但發炎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許多的自由基物質,所以若產生過多身體就會持續的慢性發炎,很多研究的期刊裡都證實,發炎跟很多疾病及慢性疾病有很大的關係,小致過敏、腹瀉、發燒、異位性皮膚炎,大致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關節炎、憂鬱症、與阿茲海默症都與它有關。
所以在這個天氣不穩定的季節,飲食上要特別注意
避開容易發炎的食物
- 忌油膩:如薯條、鹹酥雞等。油炸食品和氫化的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,這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,也會導致發炎增加。
- 精緻澱粉以及含糖飲料:如蛋糕、麵包、手搖飲、汽水、調味乳等
- 加工食品:如肉鬆、香腸、漢堡肉、火腿、培根等,因含有容易誘發發炎的物質,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多選擇可以抗發炎食物
- 彩虹蔬果,十字花科蔬菜-紅、黃(含橙)、白(含棕色及褐色)、綠、紫(含藍、黑)的蔬菜水果,青花菜、高麗菜、白花椰菜
- 抗發炎蔬菜及香料-芹菜、韭菜、洋蔥、菠菜、香菜等、大蒜、薑、咖哩、薑黃、迷迭香可殺菌、促進血液循環、增強新陳代謝。
- 盡量選擇全穀類糙米、黎麥、燕麥、全麥饅頭、甘藷、紅豆、綠豆。
- 含維生素D的食物-現今醫學界證實維生素D可以有效降低發炎因,利用早晨或是傍晚的時間,曬個15-30分鐘的太陽,以幫助身體維生素D的活化或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,如:油脂較為豐富的魚類(沙丁魚、鮪魚、鮭魚、鯖魚、秋刀魚)、牛奶、起司、蛋黃或菇蕈類(黑木耳、乾香菇等)。
- 攝取好的油品- 以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、芥花油、苦茶油、酪梨油、菜籽油為主要烹調用油。
- 多攝取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:動物性來源:鮭魚、鯖魚、鮪魚、秋刀魚、沙丁魚等高脂肪深海魚類,植物性來源:黃豆、堅果、胡桃、奇亞籽、亞麻仁籽、紫蘇籽油等植物油。
春季氣溫變化大 出遊賞櫻四法寶
春季氣溫變化大,加上最近花季陸續展開,不少民眾出遊踏青、賞櫻,應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寒,為此,國民健康署提供「暖心護身」、「均衡飲食」、「運動護心」及「注意徵兆」外出賞櫻四法寶,呼籲民眾做好保暖,顧好自己與家人的健康:
- 暖心護身:出遊賞櫻的民眾,可採用洋蔥式穿法,內層穿排汗衣、中間層可穿人工纖維刷毛衣或羊毛層保暖,最外層可穿著防風外套,並注意頭頸四肢的保暖,穿戴帽子、口罩、圍巾、手套及襪子等。
- 均衡飲食:遵守「低糖、低鹽、低油、高纖」(三低一高)飲食原則,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,減少過度調味及加工食品;多喝溫開水,避免血液過度黏稠,也可維持體溫恆定與預防便秘。
- 運動護心:民眾外出運動、健走或出遊賞櫻時,要注意保暖,運動前應先暖身10至15分鐘,再開始運動,強度與類型應注意身體狀況量力而為,運動後,若有流汗,請擦拭汗水,再將保暖衣物穿好,並留意自身狀況。
- 注意徵兆:民眾或身邊親友若出現胸悶痛、呼吸困難、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,或發生「臉歪、手垂、說話不清楚」等中風徵兆,應即撥打119盡速送醫,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終身的遺憾!
溫馨提醒
老年人運動建議日出而做;日落而息!
外出運動要注意氣溫變化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,例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腎臟病,或是有抽菸、肥胖者,曾有中風、心絞痛等,不適合清早外出運動,最好等早上8-9點以後;晚餐後不要立即外出或運動,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,再行運動。外出時也要特別注意保暖,除了穿著保暖衣物外,四肢保暖(如戴穿手套及襪子等)及頭頸部保暖(穿戴帽子和圍巾等)更要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