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血糖升高容易變胖?營養師教你如何控糖
「我明明吃得不多,為什麼體重卻慢慢往上升?」
很多人減重失敗的原因,其實和「血糖控制」有關。當血糖忽高忽低,不僅會影響飽足感,還會讓身體傾向囤積脂肪,時間一久,就會變成「易胖體質」。身為營養師,我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:有人以為只要少吃飯、不吃甜食就能控糖,但實際上,血糖管理牽涉到食物種類、進食順序、生活習慣等多個環節。今天,我就帶大家來理解:為什麼血糖升高容易變胖?又該如何聰明控糖?
為什麼血糖升高容易變胖?
-
胰島素會促進脂肪囤積
當我們吃下碳水化合物(飯、麵、麵包、水果、甜點),血糖會上升。身體為了把糖分送進細胞,就會分泌胰島素。
- 胰島素的功能之一,就是把多餘的葡萄糖轉換成脂肪儲存起來,以備不時之需。
- 因此,當血糖經常過高時,胰島素分泌過多,就容易造成脂肪堆積,體重自然上升。
-
血糖忽高忽低,讓你更容易餓
血糖快速上升後,又迅速下降,會讓人感到「又餓又想吃」,導致攝取熱量比預期更多。
- 例如:早餐只吃一顆甜甜圈,血糖會瞬間飆高,但兩小時後又降很快,讓你忍不住再抓零食。這樣的惡性循環,讓人不知不覺吃進更多。
-
高血糖環境影響代謝
當血糖長期維持在高水平時,身體會逐漸對胰島素「不敏感」,也就是所謂的胰島素阻抗。這會讓血糖更難控制,脂肪更容易囤積,久而久之成為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因子。
營養師教你控糖 5 大策略
1. 調整飲食順序:菜 → 蛋白質 → 澱粉
研究發現,若用餐時先吃蔬菜,再吃肉類或蛋白質,最後才吃澱粉,能夠減緩血糖上升。
建議:每餐先吃一碗青菜,再搭配蛋白質,最後吃主食。
2. 選擇「好碳水化合物」
不是所有碳水都會讓血糖飆高,選擇「低GI、高纖維」的碳水來源,可以讓血糖更平穩。
推薦食物:糙米、燕麥、地瓜、山藥、全麥麵包。
減少攝取:白飯、白麵包、甜點、含糖飲料。
3. 蛋白質與好油脂要適量
蛋白質(雞肉、魚、豆腐、蛋)能延長飽足感;好油脂(酪梨、橄欖油、堅果)能延緩食物消化,避免血糖快速上升。
建議:每餐都要有一份蛋白質+少量健康油脂,讓血糖曲線更穩定。
4. 控制份量,避免一次吃太多
血糖飆高的另一個原因,是「份量太大」。就算是健康的糙米或水果,吃太多也會讓血糖升高。
建議:澱粉類:每餐約 0.5-1碗飯的量。
水果:一天 2 份,每份約拳頭大小。
5. 運動是最天然的降糖方法
運動能幫助肌肉消耗葡萄糖,減少血糖囤積。
餐後散步 10–20 分鐘,就能幫助血糖下降。
建議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(快走、游泳、騎腳踏車)。
溫馨提醒
-
少吃不等於控糖
很多人減重只是一味少吃,結果三餐不均衡,反而造成血糖忽高忽低,更容易復胖。 -
控糖不是拒絕所有碳水
碳水是大腦和肌肉的能量來源,關鍵在於選對食物、控制份量,而不是完全不吃。 -
體重管理要靠長期習慣
偶爾的聚餐或甜點不會讓你立刻變胖,重點是平日的規律飲食與運動。
結論
- 血糖與體重息息相關,當血糖長期過高,就會刺激胰島素分泌,促進脂肪堆積,也容易讓人食慾失控。這就是為什麼血糖控制不好的人,常常會「越吃越胖」。
- 營養師建議:透過 飲食順序、選擇低GI食物、搭配蛋白質與好油脂、控制份量、搭配運動,就能讓血糖曲線穩定,避免身體進入「囤脂模式」。
- 記住:控糖不是短期的節食,而是長期的飲食習慣管理。
當血糖穩定下來,不只體重會慢慢下降,精神、皮膚與代謝也會一起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