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風,是指腦血管發生急性病變,造成腦部血流受阻或出血,導致神經功能缺損的一種疾病。中風為現代醫學的重要疾病之一,而中醫在中風的診斷和治療方面也有一定的經驗和理論。
中醫認為,中風的發生與體內的氣血失調有關,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半身不遂、語言障礙、臉部歪斜等。中醫治療中風主要是通過調整體內的氣血,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和恢復,以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在中醫治療中風時,通常會結合中醫養生、食療、針灸、推拿等多種方法進行治療。其中,中醫養生和食療是非常重要的,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,可以增強體內的氣血,有助於中風的康復。
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-FAST(微笑、手舉高、說說話、搶時間)
民眾中風類型以缺血性中風為最多,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能於發生後3小時內給予血栓溶解劑靜脈注射治療,將可有效減少中風導致之殘障等後遺症,因此若出現以下中風症狀,應立即送醫爭取治療時間。
1.運動:單側肢體無力、走路不穩傾斜一邊、面部表情不對稱
2.視覺:視物不清、一側視野模糊
3.言語:咬字不清、說話困難、聽不懂別人
4.說話、答非所問、或不能言語
5.感覺:一側臉和上下肢麻木感
6.意識:嗜睡、昏迷、或遲鈍,記憶力、判斷力、理解力衰退
腦中風病發後的6個月是復健的黃金時期,運動能力恢復最快,掌握黃金復健期,積極配合醫療專業人員的復健治療計畫,能降低身體殘障程度,重拾日常生活功能,讓中風患者拋開病後憂鬱,讓生活更美好。
中風後的飲食原則可以分為以下幾點細項:
- 低脂飲食:中風後的患者需要避免攝入高脂肪、高膽固醇的食物,因為這些食物可能會導致血管堵塞、增加動脈硬化風險,進而影響血液循環。
- 適量攝取蛋白質:蛋白質對於恢復中風後的身體功能很重要,但過多攝取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。建議攝取豆類、魚類、瘦肉等高蛋白、低脂的食物。
- 適量攝取膳食纖維: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、預防便秘,同時也可以降低膽固醇、控制血糖,降低中風風險。建議攝取全穀類、蔬菜、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。
- 控制鈉攝入量:攝入過多的鈉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,進而增加中風的風險。建議限制加鹽量、少吃鹹味食物、避免食用罐頭、方便食品等高鈉食品。
- 適當攝取維生素、礦物質:維生素、礦物質對於身體健康很重要,建議攝取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的食物,如水果、蔬菜、堅果等。
- 飲食多樣化:飲食多樣化可以確保攝取到各種必需營養素,同時避免過度偏食導致營養不均衡的情況。
以上是中風後的飲食原則細項,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飲食調整。
中風如何預防呢?
中風是一種危險的疾病,但通過一些生活方式和習慣的調整可以有效預防中風。
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預防措施:
- 控制高血壓:高血壓是中風的主要風險因素,因此要定期測量血壓,如果血壓超過正常值,應該及時治療,並且採取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,例如減少鹽的攝入、增加運動量等。
- 控制高血糖:糖尿病也是中風的風險因素之一,因此要控制血糖,減少糖尿病對身體的傷害,例如保持合理的飲食、運動、定期檢查等。
- 減少飲酒和吸煙:過度飲酒和吸煙會增加中風的風險,因此要減少或停止飲酒和吸煙,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。
- 適當運動:進行適當的運動,有助於控制體重、血壓、血糖等指標,增加身體活動量,提高身體的代謝水平和免疫力,減少中風的風險。
- 健康飲食:保持均衡、多樣化、營養豐富的飲食,減少高脂肪、高鹽、高糖等對身體不利的食物,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身體狀態,降低中風的風險。
- 定期檢查: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包括測量血壓、血糖、血脂、心電圖等指標,可以及早發現身體的異常,及時進行預防和治療。
總之,中風的預防需要長期的努力和維持,通過適當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的調整,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,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。
中風後五大飲食原則
- 減少高脂、高糖、高鹽食物:過多攝取這些食物會影響血液循環和代謝,加重中風的風險。
- 增加攝取豐富的營養素:如維生素B群、維生素E、omega-3脂肪酸、葉酸等,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的恢復。
- 適量攝取蛋白質:蛋白質是身體修復和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素,適量攝取有助於促進身體恢復健康。
- 飲食宜清淡:中風患者的消化能力通常較弱,建議飲食宜清淡易消化,少油少鹽,多吃蔬菜、水果和粗糧食品。
- 吃一些中藥食材:一些中藥食材,如山楂、紅棗、薏仁、茯苓、枸杞等,具有調節血脂、改善血液循環、保護神經細胞等功效,有助於中風患者康復。
不過中藥食材的使用要謹慎,最好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