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素是什麼?營養師帶你了解這些「讓食物變漂亮」的成分,對孩子有沒有影響?
你愛吃的五彩果凍、糖果、飲料,裡頭藏了什麼?
你是否吃過鮮紅欲滴的草莓果凍、色彩繽紛的棒棒糖、看起來「好好喝」的藍色汽水?
這些吸睛的色彩,其實並非食材本身的天然顏色,而是經過加工添加的——色素。色素可以讓食物變得更誘人、更有「視覺味道」,但你知道嗎?這些人工色彩,有些其實只是「食品化妝品」,甚至可能對孩子的身體產生長期負擔。
今天,營養師就來用最白話的方式,帶你認識:色素是什麼?藏在哪裡?對健康有什麼風險?要不要擔心?
一、色素是什麼?為什麼要加在食物裡?
✅ 色素(Food Colorant)是指:
為了讓食物看起來更鮮豔、恢復原色或增加食慾,所額外添加的著色劑。
根據來源不同,可分為兩大類:
類型 | 說明 | 來源舉例 |
---|---|---|
天然色素 | 來自植物、動物、礦物 | 紅麴色素、甜菜根紅、薑黃素、葉綠素 |
人工色素(合成色素) | 化學合成製成,不存在天然界 | 食用紅色40號、黃色5號、藍色1號等 |
🧃 為什麼食品公司喜歡加色素?
- 讓食物更好看(視覺吸引)
- 補回製程中流失的色澤
- 讓消費者聯想到某種口味(例如紅色=草莓)
- 統一產品顏色,提升商品一致性
二、色素常出現在哪些食品、飲品、冰品中?
幾乎所有「色彩繽紛」的加工食品,都有可能添加色素:
食品類別 | 常見舉例 |
---|---|
🍭 糖果類 | 棒棒糖、QQ糖、橡皮糖、巧克力豆 |
🍨 冰品類 | 彩色雪糕、冰淇淋配料、剉冰果醬 |
🥤 飲料類 | 果汁飲料、運動飲料、汽水、果凍飲 |
🍮 甜點類 | 布丁、果凍、蛋糕、彩色餅乾 |
🧃 兒童食品 | 果凍條、彩色蒟蒻、兒童綜合飲品 |
台灣衛福部規定,使用人工色素必須符合劑量上限,並於食品標示上明確註明。
三、人工色素對健康的潛在影響?尤其對發育中小孩
雖然人工色素在合法使用範圍內被認為「短期內安全」,但近年來多項研究指出,兒童長期攝取人工色素可能會帶來以下健康疑慮:
1. 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(ADHD傾向)
- 英國《Lancet》期刊研究指出,人工色素與苯甲酸防腐劑聯用,可能增加3~9歲兒童的過動行為。
(McCann et al., 2007) - 特別是色素如紅色40號、黃色5號、黃色6號,在歐盟必須標註「可能影響兒童活動力與注意力」。
2. 增加過敏、皮膚紅疹風險
- 色素如「紅色3號(E127)」曾被懷疑與過敏、皮疹、氣喘反應有關。
(Rowe & Rowe, 1994)
3. 動物實驗中可能有致癌性或甲狀腺異常
- 紅色3號(Erythrosine)在高劑量下對老鼠有致甲狀腺腫瘤風險,美國FDA曾提議禁用(但未實施)。
(FDA Color Additive Status List, 2022)
四、天然色素就一定安全嗎?
天然色素相對安全,但也不等於可以無限攝取:
色素名稱 | 來源 | 過量可能影響 |
---|---|---|
薑黃素(Curcumin) | 薑黃根部 | 大量可能影響肝功能與膽囊 |
紅麴色素 | 紅麴發酵產物 | 不當製程可能產生致腎毒性「橘黴素」 |
甜菜紅(Betanin) | 甜菜根 | 高劑量可能導致尿液或糞便變色,無害但易驚慌 |
因此即使標榜「天然色素」,仍應注意攝取量與來源來源的可靠性。
五、營養師溫馨建議:如何降低孩子攝取色素的風險?
✅ 1. 盡量避免「太鮮豔」的零食
- 如果食物顏色鮮豔到不自然,很可能含有人工色素
✅ 2. 看懂成分標示
- 看有無出現「紅色40、黃色5、藍色1」等色素字樣
✅ 3. 選擇原型食物
- 自然的水果、堅果、原味乳製品取代加工點心
✅ 4. 孩子飲食以「彩虹蔬果」為主
- 多樣的天然蔬果色彩(紫、紅、黃、綠)比人工食物色素更健康
結語|讓孩子吃得健康,也吃得安心
食物色素雖然能讓食物更美,但真正重要的是食物帶來的營養,而不是外觀。
營養師建議家長幫孩子建立「少色素、少加工、多天然」的飲食習慣,讓身體與腦袋都能健康發展。
👩⚕️營養師提醒:「真正美味的食物,不需要靠人工上妝!」
正式參考文獻
- McCann, D., Barrett, A., et al. (2007). Food additives and hyperactive behaviour in 3-year-old and 8/9-year-old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: A randomised, double-blinded, placebo-controlled trial. The Lancet, 370(9598), 1560–1567.
- Rowe, K. S., & Rowe, K. J. (1994). Synthetic food coloring and behavior: A dose response effect in a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, repeated-measures study. Journal of Pediatrics, 125(5 Pt 1), 691–698.
- U.S. FDA. (2022). Color Additive Status List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fda.gov
- EFSA Panel on Food Additives and Nutrient Sources. (2009). Scientific opinion on the re-evaluation of Allura Red AC as a food additive. EFSA Journal, 7(11), 133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