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稠劑是什麼?營養師帶你了解它藏在哪裡,長期吃下肚有影響嗎?
那些吃起來「滑順濃稠」的秘密
你有沒有注意到,市售的果汁、布丁、冰淇淋,甚至寶寶愛吃的果凍、優格,總是口感濃郁滑順?這種「自然好吃」的感覺,其實常常來自一種看不見的小幫手——增稠劑。
增稠劑雖然廣泛應用在各式各樣的食品中,但你知道嗎?
如果過量或長期攝取,尤其是發育中的小朋友,可能會對健康產生潛藏的影響。
今天就讓營養師用簡單的方式,帶你認識「增稠劑」這個常見又容易忽略的食品添加物!
增稠劑是什麼?為什麼要加在食物裡?
增稠劑(Thickening Agents)是指能增加食品黏稠度、讓質地變得濃厚柔滑的一類食品添加劑。
它們可以來自天然來源(例如植物萃取物、海藻)或是經過加工製成的合成物。
✅ 增稠劑的主要功能:
- 改善口感(讓食物更滑順濃郁)
- 穩定產品(防止水油分離)
- 延長保存期限(讓產品在架上看起來一樣漂亮)
如果沒有增稠劑,很多食品的質地就會「水水的、分層」或「很快壞掉」,大大影響消費者的接受度。
常見增稠劑
增稠劑名稱 | 來源分類 | 有無潛在兒童健康疑慮 | 常見食物舉例 | 主要文獻與說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玉米糖膠(Xanthan Gum) | 天然(微生物發酵) | 少量食用安全,但早產兒大量攝取曾引發壞死性腸炎個案 | 沙拉醬、瓶裝果汁、冰淇淋、即食湯品 | FDA警告(2013年SimplyThick事件) |
羧甲基纖維素鈉(CMC) | 合成 | ✅ 可能破壞腸道菌叢,引發慢性炎症 | 低脂冰淇淋、低脂優格、即食布丁、醬料 | Chassaing B. et al., Nature, 2015 |
阿拉伯膠(Gum Arabic) | 天然 | 安全性高,極少數可能誘發過敏反應 | 軟糖、糖果、即溶飲品(如粉狀果汁)、氣泡飲料 | Sicherer SH. et al., J Allergy Clin Immunol, 2014 |
洋菜(Agar) | 天然 | 一般認為安全,無明確兒童健康疑慮 | 甜品果凍、涼粉、素食膠凍類製品 | — |
明膠(Gelatin) | 天然 | 少數兒童可能對動物蛋白過敏 | 果凍、布丁、糖果(如軟糖)、優格 | Sicherer SH. et al., J Allergy Clin Immunol, 2014 |
鹿角菜膠(Carrageenan) | 天然 | ✅ 可能引起腸道輕度慢性發炎反應 | 巧克力牛奶、低脂乳品、冷 凍甜點、肉類罐頭 |
A. Borthakur et al. /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1822 (2012) 1300–1307 |
💡 簡單說:
想到滑滑的、黏黏的食物,大概都少不了它們的參與!
增稠劑普遍使用在哪些飲品、食品、冰品?
你每天吃喝的產品,很多都加入了增稠劑:
- 飲料類:水果果汁、珍珠奶茶、可可飲品、運動飲料
- 冰品甜點類:冰淇淋、雪糕、剉冰用的蜜餞配料
- 即食食品類:泡麵調味包、即食湯品、冷凍食品
- 醬料類:沙拉醬、蕃茄醬、千島醬
- 嬰幼兒食品:寶寶副食品泥、果凍條、軟糖
幾乎可以說:從大人到小孩的嘴裡,都逃不出增稠劑的蹤跡!
長期食用增稠劑,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?
正常情況下,食品用量是有經過安全評估的,偶爾吃並不會造成健康問題。
但如果天天吃、長期過量,尤其是發育中的小朋友,可能會出現以下隱憂:
1. 腸胃道負擔加重
有些增稠劑(如羧甲基纖維素、瓊脂)會影響腸道菌叢平衡,導致腸道屏障受損,增加腸漏症(Leaky Gut Syndrome)風險。小朋友腸胃道尚未發育成熟,長期暴露下,容易影響消化吸收。
2. 發炎反應增加
某些研究指出,像**鹿角菜膠(Carrageenan)**長期食用可能誘發輕度慢性發炎,間接影響免疫系統。
兒童正處於免疫發育期,潛在影響更值得注意。
3. 飲食習慣不良
經常吃加工增稠食品(如果凍、糖果、冰品),會讓小孩偏好高甜、高油、高添加物的食物,進而影響整體營養攝取,導致營養失衡、肥胖問題。
4. 潛在過敏反應
少部分小孩對某些增稠劑(如明膠)可能產生過敏反應,出現皮膚搔癢、紅疹,甚至呼吸不順。
營養師溫馨提醒|怎麼做才更安心?
✅ 1. 看懂食品標示
選購時,養成習慣閱讀成分表,盡量挑選成分單純、添加劑少的產品。
✅ 2. 減少加工食品攝取
冰品、果凍、即食湯、運動飲料這類食品,建議當成偶爾享受,不要天天吃喝。
✅ 3. 培養天然飲食習慣
多選擇新鮮水果、蔬菜、天然乳製品,幫助孩子從小建立「吃真食物」的觀念。
✅ 4. 自製點心更安心
可以在家自己做簡單的優格、果凍,選用天然材料,例如用「洋菜」代替化學增稠劑。
✅ 5. 注意孩子的腸道健康
適量補充益生菌、增加蔬果纖維攝取,幫助腸道菌叢穩定,減少增稠劑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。
認識,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
增稠劑並不是什麼「毒藥」,適量使用確實能改善食品的質地與保存;但關鍵在於頻率、量,以及選擇。
尤其是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們,建議以天然少加工的食物為主,減少不必要的食品添加物攝取,才能讓身體有更健康的發育環境。
👩⚕️營養師貼心叮嚀:
「會吃」比「吃得快樂」更重要,選擇對的食物,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未來禮物!
參考文獻
- A. Borthakur et al. .Prolongation of carrageenan-induced inflammation in human colonic epithelial cells.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1822 (2012) 1300–1307
- Chassaing, B., Koren, O., et al. (2015). Dietary emulsifiers impact the mouse gut microbiota promoting colitis and metabolic syndrome. Nature, 519(7541), 92–96.
-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(FAO/WHO). (2019).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(GSFA).
- Monteiro, C. A., Moubarac, J. C., et al. (2013). Ultra-processed products are becoming dominant in the global food system. Obesity Reviews, 14(S2), 21–28.
- Sicherer, S. H., & Sampson, H. A. (2014). Food allergy: Epidemiology, pathogenesis, diagnosis, and treatment.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, 133(2), 291–30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