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沒來怎麼讓它來?多久沒來要去看醫生,5種方法催經趕快來
月經不來可能讓人感到焦慮,尤其是經期規律的女性突然發生異常時。
其實,月經遲來的原因有很多,可能與壓力、荷爾蒙變化、生活習慣、營養狀況等因素有關。
💡 一般來說:
✅ 超過 7 天 還沒來,屬於月經遲到
✅ 超過 3 個月 沒來(排除懷孕),則稱為繼發性閉經,需要進一步檢查那麼,月經沒來的常見原因有哪些?什麼時候該看醫生?可以怎麼幫助催經呢?讓我們來看看!
❗ 月經沒來的 7 大常見原因
1️⃣ 懷孕
🔹 若有性行為,應先排除懷孕的可能性,建議使用驗孕棒測試。
2️⃣ 壓力過大、情緒影響
🔹 壓力會影響下視丘-腦垂體-卵巢軸(HPO 軸),導致排卵延遲或無排卵,進而影響月經週期。
3️⃣ 體重過輕或過重
🔹 過瘦(BMI < 18.5):體脂過低,影響雌激素分泌,可能導致停經
🔹 過重(BMI > 25):肥胖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、影響排卵功能,增加**多囊性卵巢症候群(PCOS)**的風險
4️⃣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(PCOS)
🔹 可能症狀:月經不規律、體重增加、長痘痘、多毛、排卵異常
5️⃣ 甲狀腺功能異常
🔹 甲狀腺亢進或低下都可能影響月經週期,導致月經延遲或不規則
6️⃣ 過度運動
🔹 **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(如馬拉松、舉重)**可能導致月經消失,稱為「運動性閉經」
7️⃣ 藥物影響
🔹 避孕藥、類固醇、抗憂鬱藥等都可能影響月經週期
📌 什麼時候該看醫生?
💡 婦產科醫師建議:
✅ 月經遲來超過 7 天,可先觀察、調整作息與飲食
✅ 超過 3 個月沒來(非懷孕),應儘早就醫,排除內分泌問題
✅ 合併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:
- 嚴重腹痛、異常出血(點狀出血或大量出血)
- 體重劇烈變化(快速變瘦或變胖)
- 長期壓力或情緒問題影響生理狀況
🩸 5 種方法幫助催經
如果已排除懷孕,且沒有內分泌疾病,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幫助月經來潮!
1️⃣ 維持均衡飲食,補充催經營養素
✔ 維生素 B 群(B6、B12):幫助調節荷爾蒙,穩定情緒
📌 食物來源:全穀類、深綠色蔬菜、瘦肉、堅果
✔ 維生素 C:有助於提升黃體素,幫助子宮內膜脫落
📌 食物來源:柑橘類水果、奇異果、番茄、甜椒
✔ 鐵質:預防貧血,幫助月經正常
📌 食物來源:紅肉、菠菜、紅鳳菜、黑芝麻
✔ Omega-3:抗發炎、穩定內分泌
📌 食物來源:深海魚、亞麻籽、核桃
⚠ 避免:過度攝取咖啡因、酒精、加工食品,這些可能影響荷爾蒙平衡
2️⃣ 喝中藥或草藥茶
有些草藥茶可能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如:
- 紅棗 + 枸杞 + 生薑茶
- 當歸 + 川芎 + 桂枝(四物湯成分)
⚠ 懷孕可能性未排除者請勿使用中藥!
3️⃣ 適度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
適合長期月經不來者的運動:
✔ 瑜珈(經期瑜珈):貓牛式、橋式,可放鬆骨盆區域
✔ 輕鬆快走或伸展,避免過度劇烈運動
✔ 骨盆按摩:溫暖下腹部,促進經血流動
4️⃣ 減壓放鬆,調節內分泌
壓力是造成月經延遲的重要因素,可透過以下方式減壓:
✔ 泡熱水澡:促進血液循環、放鬆肌肉
✔ 冥想、深呼吸練習:降低皮質醇(壓力賀爾蒙)
✔ 充足睡眠:每天7-9 小時,有助於穩定荷爾蒙
5️⃣ 服用黃體素藥物(需醫師評估)
如果超過 3 個月未來,經過醫師檢查後,可考慮:
✔ 黃體素補充(如黃體酮、避孕藥調經)
✔ 治療基礎疾病(如 PCOS、甲狀腺異常)
⚠ 切勿自行購買賀爾蒙藥物,應由醫師處方!
💡 溫馨提醒
✅ 月經遲來 1-2 週,可先透過飲食、作息、放鬆方式調整
✅ 若 3 個月以上未來,或伴隨異常症狀,應就醫檢查
✅ 減少高壓生活、維持健康飲食、適量運動,能幫助月經規律
💖 身體是最重要的,照顧好自己,月經自然會回來! 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