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%的人都搞錯了!膽固醇怎麼降?營養師破解迷思
你是不是也常常聽到:「膽固醇太高不能吃蛋黃、不能碰海鮮、油都要少吃」?
但為什麼照著這樣吃了,健檢報告還是紅字?事實上,90%的人對膽固醇的認知都有誤解!
今天營養師就來告訴你,膽固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又該如何正確、有效地降低膽固醇,而不是一味地「少吃」而已!
🧠 膽固醇是什麼?為什麼太高會有問題?
膽固醇是一種脂質,在人體中有非常重要的功能,像是製造細胞膜、荷爾蒙與膽酸等。
人體的膽固醇來源有兩個:
-
飲食攝取(約佔 20~30%)
-
肝臟自行合成(佔 70~80%)
所以即使你完全不吃含膽固醇的食物,**身體還是會自己製造!**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明明飲食很清淡,膽固醇還是高的原因。
當體內「壞的膽固醇」(LDL)過高,而「好的膽固醇」(HDL)偏低,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,例如動脈硬化、中風、心肌梗塞等。
❌ 你是不是也犯了這些降膽固醇迷思?
❶ 不能吃蛋黃?
✔ 其實,一顆蛋黃的膽固醇雖高,但它對血中膽固醇的影響非常有限,反而比加工肉品、反式脂肪還健康。
❷ 少吃油就對了?
✔ 油脂種類更重要!「少吃油」≠「不吃油」,不吃好油反而會讓膽固醇代謝更差。
❸ 海鮮不能碰?
✔ 蝦、貝類膽固醇雖高,但同時富含好脂肪與營養,適量吃比完全忌口更健康。
✅ 營養師教你:有效又簡單的降膽固醇方法!
✅ 1. 攝取好油脂,幫助膽固醇代謝
- 多吃含有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」與「Omega-3」的食物:
→ 酪梨、橄欖油、堅果、亞麻籽、鮭魚、鯖魚等 - 減少飽和脂肪攝取:
→ 減少動物油、奶油、肥肉 - 避免反式脂肪:
→ 少吃炸物、餅乾、酥皮點心、奶精
✅ 2. 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,幫助排出膽固醇
- 水溶性纖維可與膽酸結合,幫助膽固醇排出體外
- 建議來源:燕麥、地瓜、山藥、蘋果、香蕉、秋葵、黑木耳
- 每天至少攝取 25 克膳食纖維(可溶性 + 不溶性)
✅ 3. 控制糖分與精緻澱粉
- 過多糖分會刺激肝臟合成更多膽固醇
- 減少精緻澱粉如白飯、白麵包、甜點,改為地瓜、糙米、藜麥等
✅ 4. 運動提升好膽固醇(HDL)
- 每週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、騎腳踏車
- 可增加好膽固醇,同時幫助減脂與改善代謝
✅ 5. 避免高膽固醇食物的「隱藏陷阱」
- 加工肉品(火腿、熱狗、香腸)比蛋更容易讓膽固醇升高
- 奶油酥皮點心、咖啡奶精、炸雞是膽固醇代謝大敵
📌 飲食範例這樣吃(一天範例)
早餐:燕麥粥 + 水煮蛋 + 一份水果(蘋果)
午餐:五穀飯 + 蒸魚 + 燙青菜 + 海帶芽湯
下午茶:一小把堅果 + 無糖黑木耳露
晚餐:地瓜 + 秋葵炒豆腐 + 紫菜湯
飲品:白開水、無糖豆漿、綠茶皆可
❤️ 營養師小提醒
降膽固醇不是要你「什麼都不能吃」,而是要你懂得選擇、懂得搭配。
用對方法,比一昧地避蛋、戒海鮮還有效。
從現在開始,試著改變一餐、調整一點,你的膽固醇就有機會慢慢往正常邁進!